7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青少年模擬飛行錦標賽舉行,本次大賽吸引了1000多名選手報名。在位于廣州市海珠區實驗小學的廣東省分賽場,共69名學生參加比賽。據悉,該賽事是教育部批準的2021-2022學年面向中小學生舉辦的全國性競賽活動。本次比賽為期三天,從7月22日持續至24日,采用線上線下融合的形式舉辦,主賽場位于武漢。 廣東省分賽場位于廣州市海珠區實驗小學 在海珠區實驗小學,選手們從備考室帶上自己的遙感設備進入考場機房,提前進行設備測試。指導老師們也忙碌地做著最后的賽前指導和調試。當天10時15分,第一組比賽正式開始。選手們認真地操控著遙感進行模擬飛行,2-3分鐘后所有選手基本完成比賽。 “模擬飛行讓我愛上了航天知識!”賽后在休息室,來自海珠區實驗小學的熊婉月同學說,“以前我連飛機型號都不知道,接觸了模擬飛行后,覺得我的知識越來越多了,和同學之間互相觀摩、互相學習、一起進步,甚至爸爸在外地出差,我也會通過視頻模擬飛行給他看。” “我們從4月開始學習模擬飛行,一開始需要模擬飛10分鐘,后來我經過每天至少20次的練習,漸漸地飛進了兩分十幾秒。”羅嘉為同學在本次廣東站選拔賽(以下簡稱“省賽”)中拿了亞軍,他在航空知識競賽中獲得滿分,知識競賽內容涵蓋了物理、工程機械、英語、計算機、虛擬現實等多學科內容,“我有一個航天夢。”羅同學說。 在省賽中獲得季軍的莫子淼同學說:“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從一個一竅不通的小菜鳥成長為一個熱愛模擬飛行并為之努力探索的小飛行員。好成績離不開科學的訓練方法,在導師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們在系統的訓練中不斷完善飛行技術。” 比賽現場 廣州市海珠區實驗小學特級教師、模擬飛行隊的帶隊老師鄭賢介紹,該校包攬了比賽首日個人與團體的三枚獎牌:冠、亞、季軍;參賽選手29名,28名選手獲獎,“一等獎共12個,我們實小的學生就獲得了11個。” 備賽期間,鄭賢老師給每位參賽同學都制作了表格,組建家庭師生溝通小群,每天督促孩子完成練習、拍視頻,由老師進行解析。“孩子們的積極性也很高,大大提高了我們的練習效率,孩子們甚至為了想要練習模擬飛行而加快了作業進度,高效率地去完成主科作業。”鄭老師笑著說。 部分人可能不理解為什么模擬飛行也屬于體育運動,對此鄭賢老師解釋道:“模擬飛行鍛煉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心眼四肢協調能力和意志力,培養團隊精神和體育精神,所以它是一種體教融合的跨學科項目,也就是體育項目。”鄭老師介紹,今年是廣東第一年參賽,以后會教孩子們更高階的模擬飛行內容,希望更多孩子對航空知識感興趣。 鄭賢老師在給參賽同學進行賽前指導 據悉,全國青少年模擬飛行錦標賽是教育部批準的2021-2022學年面向中小學生舉辦的全國性競賽活動,也是我國模擬飛行賽事中歷史最長、知名度最高、內容最豐富的品牌賽事。賽事圍繞飛行主題,設置了航空知識、飛行技能、航空文化三大類賽道,共十多個競賽項目,旨在以模擬飛行運動為載體,通過航空體育競賽的形式,融合航空知識體系,提高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團隊合作意識和組織協調能力,點燃更多航空熱情。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林欣潼 實習生:付悅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鳳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