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模擬母帶和數字母帶感到好奇,那么這篇文章適合你。 了解每種方式的優缺點,以及在什么時候——或者是否——模擬工具更適合這項工作。 在你從事音頻制作的某個階段,難免會想問:“在模擬母帶與數字母帶的較量中,誰會勝出?為什么?” 01. 擬母帶和數字母帶有什么不同? 對于新手來說,我們從簡單的地方開始——如果你已經準備好深入了解,可以跳過一兩段。模擬母帶使用的是硬件處理器,例如均衡器和壓縮器,這些設備需要通過數模轉換器(DAC)的輸出信號,或者在某些情況下,來自另一種模擬信號源,例如雙軌卷帶機。無論是哪種情況,它們處理的信號都是連續的模擬電壓,類似于你可能連接到揚聲器或揚聲器放大器的線路電平信號。 02. 模擬和數字母帶的簡短歷史 在母帶作為一個獨立學科存在的前30年里,模擬處理是唯一的選擇。母帶工程師使用前述的工具——主要是模擬均衡器、壓縮器和限制器——來優化音樂,并將其從磁帶傳輸到黑膠唱片。然而,在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情況開始發生變化。 索尼推出了PCM-1610和1630,這兩款數字音頻“處理器”能夠在模擬和數字音頻之間進行轉換,并將數字版本錄制到U-matic錄像帶上,類似于VHS錄像帶——有人還記得嗎?這使得母帶工程師能夠以一種適合CD復制和大規模生產的方式格式化音頻。不過,最初他們在將音頻轉換為數字格式之前,仍然主要使用模擬工具來處理母帶。 要記住,雖然我們現在已經習慣了數字音頻,但在80年代初,數字音頻被視為音頻保真度的下一個重大飛躍。因此,音頻制作鏈條中的更多部分逐漸數字化,到80年代中期,像Weiss Engineering這樣的公司開始推出基于硬件的數字信號處理器,可以在完全數字的領域中執行均衡和壓縮,類似于它們的模擬對應物。 你可能不相信,這就是當時它的樣子! Ozone 1 的用戶界面 03. 模擬母帶的優缺點是什么? 首先,模擬設備的聲音確實可以非常美妙,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模擬設備都適合母帶處理。以下是考慮模擬母帶設備時需要記住的幾個標準: 噪音底是否足夠低? 它具有怎樣的操作電平和動態余量? 立體聲匹配和容差有多精確? 設置是否可以通過帶有刻度的控制器輕松且精確地恢復? 這些,甚至更多因素,在使用模擬設備進行母帶處理時至關重要。此外,在你使用模擬設備之前,你需要擁有高質量的數模和模數轉換系統。 Flotown Mastering 中的一些我最喜歡的模擬設備 一些關于模擬母帶的常見問題 Q:混音和母帶處理中的“模擬設備”是什么? A:“模擬設備”是指操作在連續電壓信號上的硬件信號處理設備,而不是離散的、采樣的信號。通常它是一種平衡的線路電平信號,類似于連接到揚聲器放大器或有源揚聲器的信號。 Q:模擬母帶是如何完成的? A:使用模擬設備的母帶工程師通常會通過高質量的數模轉換器(DAC)將數字混音從音頻工作站輸出,然后接入模擬設備鏈。然后使用轉接或母帶控制臺來插入所需的模擬設備,調整增益和立體聲寬度等參數,接著將處理后的信號送回模數轉換器(ADC)并重新錄制回數字音頻工作站。 Q:模擬母帶比數字母帶更好嗎? A:現在,模擬母帶并沒有固有的優勢。事實上,對于一份高質量的混音來說,額外的數字到模擬再到數字的轉換有時會弊大于利。其實,我認識的一些頂級母帶工程師已經完全轉向了全數字工作流程。 Q:模擬母帶聲音更大嗎? A:也不是必然的。幾周前,我給伯克利的學生做了一個演示,使用 Ozone 11 處理一份動態的低音音樂混音,最終實現了超過 -5 LUFS 的綜合響度。這可能是我處理過的最響亮的母帶之一,而我平時也經常使用模擬設備。 04. 數字母帶的優缺點是什么? 雖然數字母帶沒有模擬設備那種旋鈕、燈光、表盤和高昂價格的視覺吸引力,但它確實有很多優勢。 首先,如果你重視信號完整性(借用 Jonathan Wyner 的說法),數字工具會比模擬更容易實現。比如,如果你想在100 Hz處增加0.5 dB的提升,使用優質的數字工具你會得到準確且僅有的0.5 dB,而在模擬中,你還會得到DA和AD轉換器的指紋、濾波器的影響,以及可能少量的諧波失真和噪音。 其次,數字設備的回調幾乎不會成為問題,至少在短期到中期內。日常工作中,這使得在不同項目之間切換和進行修改變得更加快速和方便。不過,在長期來看,操作系統、音頻工作站和插件版本或格式可能會變得過時或不再受支持。 然而,盡管數字處理精確且高效,但視覺和數值很容易讓我們忽略專心聆聽的本質。視覺效果、分析器或數字輸入并不是壞事,但最終我們聽的是聲音,而聽眾也不知道我們看到的是什么。 05. 僅限數字的功能 最后,正如我已經提到的,有些處理只能在數字環境中實現,而在模擬中是不可能完成的。比如,線性相位和混合相位均衡器——在 Ozone 11 中展示——以及 RX 中的許多頻譜編輯功能,這些都無法在模擬設備中實現。有時,我們在插件中看到的某些功能和選項,技術上可能可以在模擬中實現,但成本或體積的限制使得這些功能難以實際應用。 Ozone 11 中的一些模塊完美展示了僅在數字中可實現的功能,例如 Clarity(清晰度處理)、Low End Focus(低頻聚焦)、Spectral Shaper(頻譜整形器)和Master Rebalance(母帶再平衡)。我們是否應該僅僅因為這些工具不是模擬的就回避它們或者貶低它們呢?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 結論:從現有工具開始母帶處理 那么,你應該擔心沒有模擬設備就無法制作出高質量的母帶嗎?絕對不應該!你是否應該僅僅因為某個母帶工程師有模擬設備就選擇他們呢?也不一定! 來源:Native 中國 聲明:我們尊重“真實原創”,轉載僅供學習交流,旨在傳播有益信息,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