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使用“南都書單”小程序,可了解南都推薦的最新好書。 本期“南都書單”重點向大家推介一本有關人類未來的科普讀物:《太空居民》。這本書是一部集科學知識普及與學術研究于一體的作品,探討了人類未來在宇宙中定居的可能性及途徑。書中涉及大量的航天及宇宙太空知識,即便是大、中學生也能發現感興趣的內容。 “南都書單”是南方都市報編輯、記者為讀者精選的近期好書。分為“文藝”“社科”“實用”“童書”四個類別,逢周日推出。 社科 《太空居民》 (美)克里斯托弗·萬杰克著,李平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10月版,89.00元。 許許多多科幻電影想象了人類在太空定居的前景。那么,在阿波羅11號登月50多年后,為什么太空中人類的身影還如此之少?人類會到達火星嗎?人類探索太空的真正理由是什么?我們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多行星物種?我們真能靠種土豆在火星上生存嗎?宇航員在空間站里為何每天要鍛煉?一名宇航員在空間站待一天需要花多少錢?這本書的作者、科普作家、科學記者克里斯托弗·萬杰克直面這些問題,給出了詳盡的解答。 該書對離開地球的安全界限、實際挑戰或合理動機進行了深入探討。萬杰克認為,考慮到潛在的科學和商業寶藏,在未來幾十年里,我們將重返月球并探索火星,這一點毫無疑問。其中私人企業已經發揮了主導作用,并從人類的太空活動中獲利。萬杰克認為,這可以是一個可持續的項目,是地球科學、商業和休閑活動的自然延伸。在他看來,只有大幅降低進入太空的成本,提高太空活動的投資回報率,才會有更多的商業投資者愿意涉足航天領域或太空經濟;只有當更多的商業投資者進入到航天領域,太空經濟才會擁有良好的生態。人們甚至可以期待有朝一日乘火箭進入太空就像乘坐飛機一樣成為日常,到太空工作、旅游、度假、娛樂就像在地球上一樣方便。 他設想在近地軌道上建造旅館,在月球上采礦、發展旅游和科學探索。他還建議在火星上緩慢而穩定地建設科學基地。如果火星的重力能夠允許生育和兒童的健康成長,那么人類將在火星上建立定居點。 對奇跡的渴望會帶領我們走很遠,但如果我們真的想在新世界定居,則需要工程師、科學家和企業家的籌劃。萬杰克向我們介紹了那些規劃者,他們正在努力使太空生活成為現實。 文藝 《最后來的是烏鴉》 (意)伊塔洛·卡爾維諾著,馬小漠譯,譯林出版社2021年11月版,59.00元。 《最后來的是烏鴉》是意大利當代最有名的小說家卡爾維諾的首部短篇小說集,完整的簡體中文版首度面世,其中收錄了卡爾維諾后來撰寫的前言。小說集中的三十個故事呈現的是紛亂時代里的小人物,寂寂無名卻熠熠生輝,讓人心疼也令人意外。其中有在被處決路上幻想重獲自由的反法西斯游擊隊員,有專注于舔奶油糕點而互相忘了對方的小偷與警察……這些小說以豐富的手法、奇特的角度講述了非常有趣的故事,奠定了作者的文學大師之路。 《文學批評:一部簡明政治史》 (美)約瑟夫·諾思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10月版,68.00元。 作者在這本書中勾畫了文學批評作為一門學科自20世紀20年代至今的發展輪廓,展示其如何從一種廣泛業余的批評,日益學術化、學科化的過程,并探討其得與失。他悉心梳理了關鍵流派,如實用批評、新批評、文化研究等;分析了代表人物,如雷蒙·威廉斯、伊格爾頓、詹明信、D.A.米勒等。作者在書中提出大膽、反直覺的觀點:對如今學界的主導范式提出批評;認為“在文化歷史語境中”閱讀文本,使文學批評進一步喪失了其批判精神。 實用 《數碼時代教養指南》 (美)吉姆·泰勒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1年11月版,59.00元。 我們的孩子已然是網絡世界的“原住民”,同網絡世界一起成長。網絡究竟有助于孩子的成長,還是會造成負面的干涉?在價值觀、自我認同、思維能力、人際關系、身體健康和生活方式六個主要方面,網絡正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那么,這種影響就很可能會累積為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這本書通過總結相關的專業知識和為人父母的經驗,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措施,幫助孩子們做好在網絡新時代健康成長的準備。 《深度護膚》 (日)高瀨聰子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年10月版,72.00元。 這本書由日本專業皮膚科醫師所著,提供基礎、實踐、應用三大課程,從飲食、生活習慣、護膚方法、護膚品購買、醫美選擇等方面多管齊下,教讀者由內到外打造健康肌膚。基礎課程部分,深入淺出地講解皮膚的構成和作用、皮膚所需的營養等基礎知識;實踐課程部分,手把手教讀者辨別自己的膚質,傳授正確的護膚手法,搭配飲食調節,正面“迎擊”干燥、暗沉、毛孔粗大、粉刺、痘痘、老化、松弛、皺紋等肌膚問題;最后的應用課程部分,進一步探討激素對皮膚的影響、護膚品的辨別和選購、各類醫美機構的適應人群等。該書比較實用,值得一讀。 童書 《我的夢想有力量》(全10冊) (韓)崔嘉榮登著,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年10月版,250.00元。 這套韓國大教集團開發的兒童傳記叢書,以“讀名人故事,發現自我優勢”的角度切入,讓孩子在讀故事的同時,反觀自己的特質,從而做到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書中講述了每位名家“發現特質,找到熱愛——沉浸于熱愛的事——獲得成就”的歷程,啟發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長和熱愛,收獲精神和物質都富足的人生。其中涉及的名人包括小說家J.K.羅琳、科學家費曼、企業家亨利·福特、比爾·蓋茨等。該書的圖畫色彩繽紛,引人入勝。 《蘇菲的憤怒選擇輪》 (美)簡·尼爾森等著,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2021年11月版,39.00元。 這部繪本的創作初衷是要幫助孩子學會自我調節,讓他們恰當地表達和正確處理自己的憤怒。故事的小主人公蘇菲搭了一座很高很高的摩天大樓。可是,弟弟諾亞把它碰倒了,蘇菲很生氣。在媽媽的引導下,蘇菲制作了憤怒選擇輪——上面畫著她想到的能讓自己平靜下來的主意:可以擰枕頭、可以吹氣球、還可以跳舞……這個溫馨、有趣的故事,就如何恰當表達憤怒和正確處理憤怒,為家長和孩子提供了具體實用的方法。其圖畫也非常有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