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點右上方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2024年10月中旬,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陸、海、空等多兵力,在臺灣省附近舉行聯合演習。 而在本次演習中最讓人受到震撼的,就是我們的空軍。 在此次演習中,中國空軍部隊不僅出動了殲擊機殲-16,還有我國目前最先進的戰機殲-20等,不得不說我國空軍力量的發展十分迅猛。 就連國外軍事評論網站也曾評價:中國目前已經有近五十個航空旅和1500架左右的戰機,這使得中國解放軍的戰機優于其他國家和地區。 即使是美國,在某些方面也不如解放軍空軍部隊,那么中國空軍力量強悍在哪里?美國空軍部隊的短板又有哪些? 中國空軍的壯大事實上,中國空軍在十幾二十幾年前遠沒有今日這般強大,面對美國等老牌軍事強國的空軍,有相當一段差距。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雖然取得了成功,但卻是“殘勝”。 由于缺乏空軍力量,我們朝鮮戰場上的空中防御并不完善。 這就導致我方人民志愿軍后方運輸鐵路、橋梁經常被美西方聯合軍隊的戰機炸毀,為后續軍資輸送帶來極大的挑戰。 為解決空方力量的不足,我們只能不間斷修復運輸道路,調整物資補給線,以此彌補這一不足之處。 于是,抗美援朝結束后,我國將空軍部隊的建設發展視為重中之重,誓要建設一流的空軍力量。 但這并非易事,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中國空軍的直升機不過百架左右。 而2000年的美國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空軍戰斗機群。 在美國空軍部隊服役的機型已經有了三代機F-15,甚至是F-16,其三代機技術相當成熟。 2000年的中國空軍前面,不僅有俄羅斯空軍列裝有蘇-27、米格-29等先進戰機,英國的皇家空軍,還有法國的幻影2000戰機,甚至以色列都在我們前面。 這還是中國當時引進俄羅斯蘇-27戰斗機,配合自主研發殲-10戰斗機才有的排名。 反觀以色列,由于引進的是美國最先研制的三代機F-15、F-16,其空軍力量位列中國之上。 而造成中國與其他國家空軍力量形成如此差距的原因之一則是——研究制造先進戰斗機的基礎太過薄弱。 在三十多年前,中國空軍僅有一支空軍直升機大隊。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中國空軍才堪堪拉起七個作戰團,服役直升機不過一百多架,運輸機更是缺乏。 并不靠前的空軍戰機排名使得中國痛定思痛,下定決心研制中國自己的新型戰斗機,擴充中國空軍實力。 所幸功夫不負有心人,中國空軍終于在2016年擴充至1000架直升機,作戰單位升至二十個。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此時,一向看重空天戰略部署的美國,也注意到了中國空軍的發展情況,驚嘆中國空軍發展之迅猛,并反思自身空軍發展。 于是,美國在2018年出臺《國防授權法案》,美智庫發布“戰略空軍建議”。 美國如此行為并不難理解,一方面美國出于維護自身軍事霸權的需要,必定要時刻匹配與自身相應的軍事力量,以防自身空軍戰力被超越。 另一方面,美國開始逐漸意識到自身空軍力量的不足之處,在倡導“航行自由”的美國而言,這是不可接受的。 故而,美國空軍的短板有哪些? 美國空軍的短板近50個航空旅隨時待命,1500架軍機整裝待發,對比解放軍空軍,美國空軍的四大短板日益凸顯! 由于美國近幾十年來不斷擴軍,在空軍部隊加碼,截至2019年10月,美國空軍擁有戰機數量已經達到13000架,而中國空軍服役戰機數量僅為三千架。 表面來看,在戰斗機數量上美國穩壓中國一頭,比中國多出近萬架戰機,但在事實上,美國這一萬多架戰機,不少已經出現問題。 其中最明顯的一個問題便是,美國空軍部分機型老化、戰機服役時間過長。 最早的空軍戰機主要是靠火力配合地面部隊進行戰斗,打擊敵方重要據點的,而隨著各國軍事快速發展,這已經滿足不了軍隊需要。 故而戰機開始增加遠程打擊、雷達探測、精準打擊等功能,美國雖然也在不斷發展、研究先進戰機,但有些戰斗機并沒有被美國空軍及時淘汰。 盡管美國已經有了第五代戰斗機 F-22 和 F-35,但美國空軍仍保留了B-52這樣的老款轟炸機。 值得一提的是,B-52轟炸機還是美國七十余年前的產物。 2023年,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司令發出感嘆: 美國已經嚇不倒中俄了,他們完全不怕美國的老舊機隊。 以至于俄羅斯飛行員會在黑海中開始攔截美國飛機,但在三十年前這是不會發生的,俄羅斯空軍不會挑戰三十年前的美國空軍。 美國空軍作戰司令的發言,恰好佐證了美國空軍戰機機型老化這一短板,此外,美空軍作戰司令還指出美空軍戰斗機群規模有縮減傾向。 有人猜測,這可能與戰斗機群的維護費用過高有關。 如美國第五代戰機F-35,雖然最高速度可達1.6馬赫,具備2220公里航程,支持全天候、多場景參加戰斗,但故障率高且不易于維護。 如韓國空軍曾花費數億美元購買美國F-35A戰機,但該戰機在2021年—2022年間出現兩百多次大小故障,其中有六十多次戰機無法執行任務。 2022年1月,美國F-35A戰機在韓國起飛過程中,甚至因為與老鷹相撞而不得不采用機腹著地的方式進行迫降。 對此,美國F-35A戰機制造商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由韓方支付約八千萬美元費用來購買戰機維修服務。 簡而言之,美國新型戰機在具備先進技術的同時,由于某些原因極易出故障,且維護費用高昂。 其次,美國空軍的預警機、雷達系統以及衛星技術方面與中國空軍采用的相關系統存在些許差距。 僅從空軍戰機的雷達技術上分析,美國的五代機F-35使用的是AN/APG-81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 其氮化鎵技術為二代砷化鎵,而中國殲-20采用的卻是最先進的氮化鎵技術。 氮化鎵擁有比砷化鎵更高的熔點,這意味著殲-20戰機在理論上可以承受更高的功率,可以實現更遠距離的探測任務。 可以說,這也是美國戰機最知名的短板。 畢竟在探測技術上落后一成,意味著自身更容易被殲-20檢測到,而空戰中,最先被發現則意味著該戰機被判死刑。 中美空軍孰強孰弱?中國雖然僅有千余架戰機,比不得美國成千上萬架戰機的數量,但美國部分戰機的短板卻不少,中國已經在趕超美國先進戰機的技術。 那么,中美兩國的空軍孰強孰弱? 其實這一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盡管問的是中美兩國的空軍強弱,但在對比中我們不得不考慮兩點:飛行員與戰機。 在進行更高難度的任務時,不僅考驗空軍戰機的質量、性能等等各項硬件條件,還要考慮戰機的“軟件系統”以及飛行員。 在大數據大模型飛速發展的今天,空軍戰機也有運用無人駕駛、無人航行等先進技術,極其考驗戰機軟件配備條件以及相互間的協同作戰體系。 以美國為例,由于當前美國公開的預警機機型部分老化。 這意味著與預警機相配合戰斗機接收預警機信息的時候,可能存在延遲等問題,在瞬息萬變的戰場,這將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 簡而言之,就是美國空軍作戰體系。戰機協同有些許落后,這也是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威爾斯巴赫的看法,在威爾斯巴赫看來,中國解放軍空軍的體系作戰十分令人眼紅。 威爾斯巴赫認為,中國空軍作戰體系大概率是由空警-500預警機進行預警,在檢測到敵方目標后,空警-500預警機會將敵方目標信息發送給殲-20戰機,由殲二十戰機進行打擊。 這意味著殲二十的雷達沒有開,是空警-500預警機的雷達檢測系統替代殲二十完成檢測目標的活動,而不打開雷達系統的殲二十就意味著不會被敵方雷達檢測到。 這就占據了隱身戰機空戰制高點,可以最大范圍發揮殲二十隱身特性。 至此,從目前公開的信息,我們可以對比得到的是,解放軍戰機不輸美國戰機,盡管我們與美國空軍總體力量上仍有差距。 最后是戰機與飛行員,目前而言,再好的戰斗機也要飛行員來駕駛,而優秀的飛行員駕駛先進的戰斗機,無疑會給空軍力量帶來不小的增幅。 如抗美援朝期間,雖然大范圍的制空權在美西方控制下,但我們的人民志愿軍空軍飛行員卻使用蘇聯的米格-15,與蘇聯空軍建立“米格走廊”,拿下兩百公里的制空權。 在此兩百公里內,制空權不屬于美國。 更有中國飛行員在戰斗中創造一人擊落美國戰機七架,擊傷兩架的記錄,以及九分鐘的長時空戰記錄。 當然,有對抗便有合作,中美并非針鋒相對,在中國抗戰時期,兩國也曾為反法西斯而戰斗,美國飛虎隊也曾援助中國戰區。 希望在未來,中美兩國有更多合作機會,美國放下成見,而不是一味炒作中國威脅論,樹立假想敵。 中國的戰機再先進,空軍再強大,也不會稱王稱霸,中國不出無名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