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重復使用航天器在軌道上運行276天后返回預定著陸點,這是中國在太空發射領域再一次獲得優異成績,也為后續探索空天往返手段鋪平了新路。不過中國這架“太先進而無法展示”的神秘航天器,卻引發了美國相關機構的擔憂,他們從自己的X-37B項目出發,揣測中方空天飛行器的開發目的。 (國產可重復使用航天器的想象圖) 外媒報道,私營空間服務公司LeoLabs表示,其數據顯示,中國一艘可重復使用的測試航天器在最近276天的軌道飛行中表現出了良好的機動性能。宇宙飛船在軌道上多次與一個被標記為Object J的單獨軌道物體對接和互動。具有這種能力的高機動性空間飛行器可用于檢索或以其他方式與自己的航天器相互作用,或用于監視、摧毀和直接攻擊對手的天基資產。 出于保密的原因,中國沒有透露該試驗航天器的更多細節,但根據外媒的判斷,我們可以猜測這艘試驗航天器是類似美國X-37B的太空軌道飛行器。 這種飛行器能夠依靠自身動力從高空進入近地軌道,在太空可以靠自身動力進行變軌、停駐,同時表面鋪有耐高溫隔熱瓦,能抵受重返大氣層時所產生的熱力,然后像一般飛機一樣在大氣層內飛行,最后依靠氣動減速,在專業的機場進行降落,從而實現可重復的地面空天往返。 (美國空軍X-37B軌道試驗飛行器) 按照美國空軍的解釋,X-37B是航天飛機的替代品,但實質上,X-37B和美國的航天飛機并不存在繼承關系,兩者無論是形態還是用途,都有極大的差異。 X-37B的機身由全復合材料和一種新的可重復使用的耐熱材料制成。長度大約8米,高3米,翼展5米。除了通過火箭發射外,還可以由大型飛機作為平臺發射。X-37B飛行器本身的總重量為5噸,在除去結構重量和軌道轉移發動機和燃料后,有效載荷僅為250公斤。 美國上世紀生產的航天飛機空重就達到70噸以上,加上助推器的起飛重量超過2000噸,長度達到37米,高17米。 (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發射升空) 美國和蘇聯曾經耗費巨資研發航天飛機,并且認為這是比運載火箭效率更高更省錢的太空發射方式。事實證明,航天飛機的技術并不成熟,不僅可靠性和安全性成問題,最關鍵的成本方面,也遠遠比運載火箭發射載人飛船要高。蘇聯解體導致蘇聯的“暴風雪”航天飛機項目中途夭折,而美國的航天飛機雖然多堅持了十幾年,但也提前退役,發射頻率和次數遠未到設計指標,四架航天飛機中有兩架都在事故中損失掉了。 (蘇聯研發的暴風雪航天飛機中途夭折) 美國在航天飛機項目之后,仍未放棄可重復使用的空地往返飛行器,一方面推動可重復使用火箭的發展,另一方面就是研發小型的航天飛機代替品,X-37B就是階段性產物。相比航天飛機可重復載人載物,進行空天運輸的用途,外界普遍猜測X-37B實質是一個軍事性質濃厚的航天器,尤其是其機身毫不掩飾的美國空軍標志,更說明了美國將其用于軍事領域的可能性。 現在基于X-37B的功能,美方對中國的空天飛行器進行了各種揣測,當然了,既然X-37B是美國軍方的項目,那么中國的空天飛行器自然也就成了“軍用航天器”。 (X-37B軌道試驗飛行器) 美國媒體認為,中國的空天飛行器類似于美國太空部隊的兩架X-37B,它們具有相似的功能。X-37B擁有較強的軌道機動能力,機動范圍從200公里的高度到400公里高度不等,可以長時間在軌部署待機,并且可以在軌道上部署有效載荷。 因為X-37B的有效載荷已經具備搭載先進武器的基礎,也確實在執行軍事任務,美國先一步觸及了太空非軍事化底限,所以當中國的空天飛行器具有相似功能的時候,他們就自然而然的以己度人,大肆渲染中國太空威脅論。 (X-37B飛行器能夠搭載先進武器) 實際上,盡管中國沒有公布更多試驗飛船的狀況,我們還是能通過現有的信息,推測出一些該試驗飛船的用途。 首先,是作為天基平臺,對軌道衛星進行近距離操作、維修,甚至能夠攜帶衛星進行變軌。就像X-37B配備了機械臂,進行釋放和抓取衛星的測試一樣,外媒認為,中國試驗飛船和衛星物體Object J進行至少兩次或可能三次捕獲/對接操作,應該是和X-37B具有同樣的能力。 (空天飛行器和衛星物體Object J在軌道進行對接) 其次,空天飛行器可以作為運載火箭和載人飛船的補充,甚至是取代火箭,承擔軌道運輸任務。作為能夠長期在太空軌道駐留的飛行器,空天飛行器能夠協助空地間航天器的往返,在近地軌道承擔中繼對接的作用。 另外就像美國在X-37B的基礎上設計X-37C載人版本發展方案一樣,中國未來也需要成本更低,更高效的空天飛行器。畢竟按照中國的規劃,到2045年,要計劃實現1小時全球運輸,實現地軌間、軌道間“航班化”的空間運輸。 (重復使用航天運輸系統的發展構想) 從官方媒體的報道來看,所謂的試驗標志著“重要”突破,為未來的太空任務提供更方便、更便宜的方式,都說明了這次試驗的空天飛行器將是未來空天飛機的基礎。 最后,試驗飛船可以加強太空軌道衛星的生存能力,能夠幫助軌道衛星防御太空威脅。飛行器可以在用于衛星的維護或加油等在軌服務,必要時也具有捕獲或摧毀其他威脅衛星的目標。而且可以捕獲并帶回失去工作能力的衛星以及一些太空垃圾,像中國1970年發射的東方紅一號衛星,已經失去了工作能力但仍然在軌飛行,這種對中國有極大的紀念意義的衛星,就可以通過試驗飛船往返帶回地面。 (依然在軌飛行的東方紅一號示意圖) 中國官方公布的信息顯示了我們可重復使用試驗飛船是為和平利用太空進行的基礎性的測試,與X-37B濃厚的軍事色彩差別極大。那美國媒體渲染中國太空威脅論又居心何在呢? 一方面,面對中國在空天飛行器領域的追趕,美國長期保持的太空領先地位有被超越的可能,美國難以接受這種擊破其國民榮譽的狀況。而且太空領域作為重要的未來產業,美國希望構建太空霸權,來控制整個產業鏈。媒體渲染中國太空威脅論,能夠刺激美國社會對太空的關注度,增加美國在太空領域的投入。 (中國騰云工程模型,能夠實現二級入軌和載具完全重復使用) 另一方面呢,美國喜歡以己度人,無法接受中國的和平崛起,硬要構建冷戰思維下的敘事邏輯,挑起太空領域的陣營對立。渲染中國威脅論,就是為了拉攏盟友,在太空領域對中國進行圍堵打壓。 美國在不斷推進外空軍事化武器化進程,試圖構建太空軍事霸權,主導甚至壟斷太空利益,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美國在2019年正式成立了美國太空軍,此后,美國不斷推動太空軍事化,甚至進行專門的太空軍演。這些危害太空和平與安全的行為,與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和平利用形成鮮明對比。 (X-37B的任務完全保密,美軍只公開了一小部分的載荷) 相比渲染中國太空軍事威脅論,美國更應做的是反省自己。太空是全人類的太空,任何在挑起太空軍事爭端的行徑都是對全人類利益的極大損害,美國不要聽得風就是雨,將中國的一切正常的太空探索行為陰謀論的思維,只會加劇世界局勢的動蕩,危害世界的和平與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