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我的2023##我的時政觀察#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今天的聯合國越來越像最當初的國際聯盟,淪為了扯皮的舞臺和美國的附庸,成員國之間日益分歧加劇,而它對世界和平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貢獻和能力越來越有氣無力,解散或者變革已成定局。21世紀的世界是“地球村”的時代,倡導和諧和命運與共的東方巨龍中國重新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央。 當今世界正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重塑國際新秩序,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已經迫在眉睫。 好的,不扯多了,下面,給大家分享幾個可能大家不知道的關于聯合國的知識。 ?聯合國的前身? 聯合國的前身是“國際聯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1914-1918),英國為了控制世界,美其名曰共商合作,推動世界和平,牽頭組建了“國際聯盟”(1921年-1946年),擁有58個成員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由于“國際聯盟”未能有效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主要是英國國力衰退,造成國際聯盟成員國之間內部分歧嚴重。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崛起,美國想統領世界,于是美國時任總統羅斯福牽頭當時世界最強大的五個國家(美國,蘇聯,法國,英國,中國)以及“國際聯盟”原始成員國一起重新組建了一個新的國際組織“聯合國”。“聯合國”這一名稱也是由美國總統羅斯福設想出來的。該名稱于1942年1月1日發布《聯合國宣言》時首次使用。 成立之初的“聯合國”把原“國際聯盟”的58個成員國以及檔案全部并入了進來(通俗來講就是挖了國際聯盟的墻角),又重新架構了制度設計,也就是“聯合國憲章”。 ?什么是“上五常”、“下五常”和“油管五常”? 當今世界上有“五常”這么一說,就是指的中美俄英法這五個國家,都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在聯合國擁有最大的話語權。 上三常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俄羅斯聯邦(俄羅斯)、美利堅合眾國(美國),實力比較突出。 中國目前GDP位居世界第二,而且遠超第三國家,在制造業等方面的規模都位居世界第一,在科技研發、信息化建設、進出口貿易方面我國的實力是非常雄厚的,但是由于我國人口數量眾多,而且經濟發展水平依然處于發展中國家水平。近年來,我國的軍事實力經歷了飛速的發展,在五代機、航母、相控陣雷達驅逐艦、主戰坦克的研發建造工作上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與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對于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最大,在G20、金磚國家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重要國際多邊組織中話語權越來越重,對全球治理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軍事力量也是全球第一,由美國陸軍,美國海軍,美國空軍,美國海軍陸戰隊和美國海岸警衛隊構成。美國陸軍54萬人,美國海軍14萬人,美國海軍擁有11膄航空母艦,擁有現在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武裝力量,空軍擁有33萬人,還有19萬海軍陸戰隊。現在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軍費一直都是世界排名第一。 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1991年,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繼承蘇聯強大的武器庫。俄羅斯擁有5500個核武器。俄羅斯海軍擁有五大艦隊,黑海艦隊,里海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 下兩常指的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法國),實力較弱。 英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英國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凈出口國。 英國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短時間內仍難撼動。 法國是歐洲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之一,在核電,航空,航天和鐵路方面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法國是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的國家。法國擁有陸軍22萬人,空軍為8.5萬人和海軍8.5萬人,戰略核軍隊1.2萬人。法國軍事實力也是比較強,法國擁有三位一體打擊力量,法國也是一個世界上公認的強國。 “油管五常”又是哪五國? 油管五常是指:印度、越南、韓國、土耳其、波蘭,也就是“網站YouTube上的聯合國五常”。這5個國家的網友常常在油管上爭吵。五國網友分別都認為自身飾演的是公平正義的人物角色,她們就好像油管上的警員、執法人員四處集結,因此被別人稱之為油管五常。 他們喜歡在網絡上卻是重拳出擊,一手鍵盤按得飛起,誰家的事都想去插一嘴,大有一副地球管家的樣子,是油管上嘴炮打得最響的那一批存在。故此他們也被大家戲稱為“油管五常”! ?聯合國專門機構屬于聯合國嗎? 聯合國專門機構同聯合國不是隸屬關系。 聯合國專門機構,是指根據特別協定而同聯合國建立關系的或根據聯合國決定而創設的那種對某一特定業務領域負有國際責任的政府間專門性國際組織。這些國際組織無論在組織上或者是在活動上都是獨立的,它們不是聯合國的附屬機構,只不過是根據協定與聯合國建立特殊的法律關系。 目前,同聯合國建立關系的政府間機構有18個,包括16個聯合國憲章所稱的“專門機構”、國際原子能機構、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它們是自治的組織,各有自己的成員、立法和執行機構、秘書處和預算,其會員國和聯合國的會員國不完全相同。 聯合國很多有關經濟、社會、文教和科技方面的工作,由上述各專門機構進行。各機構中,有些是在聯合國成立以前早已存在的,有些則是聯合國成立以后才建立的。它們的絕大多數都有成員國100個以上。國際電信聯盟、萬國郵政聯盟、世界衛生組織的成員國,則都已超過150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成員國最少,也已達95個。 ?誰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 1945年2月,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接近尾聲,蘇美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舉行會議,發表聯合聲明,正式決定組建聯合國,并定于4月25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聯合國國際性會議”,討論和制定《聯合國憲章》。 中國是聯合國的發起國之一,理所當然要派代表團參加會議。但在會前,圍繞中國代表團人員的組成問題,國共兩黨曾有過激烈的爭執。蔣介石三次擬定參加會議人選名單,中共皆被排斥在外。 蔣介石排斥中共參加舊金山會議的做法,遭到中共的堅決反對。1945年2月18日,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致函肩負“調停”國共關系的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提出:在舊金山召開的聯合國會議,決不能單獨由國民黨政府派遣其代表出席。出席舊金山會議的中國代表團,應包括國民黨、共產黨、民主同盟三方面代表。 經過多方斡旋,蔣介石最終同意了中共的要求。經過周密研究,中共中央決定派黨的元老、德高望眾的董必武同志作為中國解放區代表參加代表團赴舊金山參加聯合國制憲會議。董必武參加過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長期擔任中共重要領導職務,與林伯渠、吳玉章、徐特立、謝覺哉并稱“中共五老”,在黨內外享有很高的威望。再加上他在陪都重慶協助周恩來領導中共南方局和八路軍駐渝辦事處工作,與國統區各界人士和駐重慶的各國外交人員都有廣泛而友好的交往,人緣頗佳,口碑載道。 最終,中國國民政府派外交部長宋子文為代表團首席代表,另有顧維鈞、王寵惠、魏道明、胡適、吳貽芳、李璜、張君勱、董必武、胡霖,共10人組成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制憲會議。這是中國共產黨的代表第一次公開出現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董必武等人在美國期間,向中國旅美僑胞和美國人民宣傳中國人民抗日斗爭事跡和共產黨的主張,引起了巨大反響。 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來自50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波蘭因尚未成立全國統一政府而未能派代表出席會議,后于1945年10月15日在憲章上簽字)。在憲章上簽字的51個國家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6月25日,舊金山會議舉行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憲章》。 26日,舉行簽署憲章的正式儀式。按照四個邀請國英文字母的順序,中國是第一個在憲章上簽字的國家。 中國代表團對于位居各國之首簽署憲章一事極為重視。專門從唐人街訂購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筆、墨、硯等中國文具。當中國代表團走進會場以后,不是拿起鋼筆簽字,而是用毛筆。在全世界的矚目下,當場研墨,用毛筆寫下自己的名字。每位代表簽字完畢后即返回原處肅立。顧維鈞等中國代表團成員共8人分別在憲章上莊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中國代表團的簽字儀式歷時15分鐘。 同年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開始生效,聯合國正式宣告成立。 ?聯合國土地屬于美國嗎? 1945年聯合國成立后,人們突然發現,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聯合國家”還沒有自己的“領土”。因此包括美國在內,有多個國家向聯合國發出了邀請。1946年聯合國在英國首都倫敦召開了聯大第一次會議,會議最終決定把聯合國總部設置在美國。 不過美國面積廣闊,聯合國總部選定美國之后,要把總部設在哪個城市呢?為了確定最終地點,1946年下半年,聯合國專門成立了一個選址委員會,考察了美國的費城、波士頓和舊金山三座城市。當時聯合國根本沒有考慮紐約的曼哈頓,主要是因為曼哈頓人多地狹,地價非常高。如果沒有特殊情況,聯合國總部將在以上三個城市之中產生,但在選址的最后關頭,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卻提出,將美國紐約曼哈頓的一塊土地捐贈給聯合國。 這塊土地位于曼哈頓東河沿岸,當時是一片輕工業區,洛克菲勒買下這片土地花費了大約850萬美元,由于有了免費的土地,1946年12月,聯大最終通過決議選定了紐約曼哈頓。其實洛克菲勒捐贈土地也不是做慈善,購買聯合國用地的同時,他還買下了臨近的大片土地。聯合國確定選址后,周邊地價上漲,洛克菲勒因此大賺了一筆。 聯合國總部選擇紐約曼哈頓之后,聯合國和美國確定,聯合國總部所在地成為國際領土,未經聯合國許可,美國的各級政府的任何人員,包括聯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其他各級地方政府的任何官員,無論是行政官員,司法官員,還是軍官或警官,都不得進入聯合國總部。此外,聯合國還擁有自己的安全人員和消防人員。 ?聯合國除了紐約總部,還有哪兩個總部? 還有瑞士日內瓦聯合國歐洲總部和設在奧地利的聯合國城。 聯合國歐洲總部設在瑞士的日內瓦,它位于日內瓦西南端的羅納河畔,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它的全稱是“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也稱“聯合國歐洲總部”,俗稱“萬國宮”,占地375畝,是一個雄偉的建筑群。據說,這里本是一座私人花園,1890年主人把它贈給了國家。1920年,當時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看中了這個地方,日內瓦市政府便把它讓給了國際聯盟。1946年,聯合國決定在日內瓦設立歐洲總部,日內瓦市政府又將它移交給了聯合國。目前,這里成了派駐國際組織最多的地方。 設在奧地利的聯合國城,位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北郊的多瑙河之濱,它由7座大樓組成,主樓18層,建筑面積18萬多平方米。聯合國原子能機構和工業發展組織等機構在這里辦公。據說,這個聯合國城是奧地利政府出資57億先令約合5億美元,用了6年時間建成的。建成之后,以99年為期租給了聯合國。而每年的租金只收1先令,相當于人民幣1角多點。如此便宜的房租在世界上沒有第二家。 ?中國真是被非洲國家抬進聯合國的嗎?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召開第26屆會議,提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并驅逐臺灣國民黨集團代表,最終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多數(超過2/3)獲得通過,從而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但是,很多人一直認為是非洲國家幫了我們大忙,非洲兄弟的集體支持,抵消了西方帝國主義的阻擾,將我們抬進了聯合國。 中國重返聯合國投票結果顯示,阻止中國的并非如我們通常想象的西方陣營,反而是大量亞非拉國家,所以有些人說中國重返聯合國是非洲抬進去這個說法站不住腳。 當時在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投票中,投反對票的4個亞洲國家分別是日本、柬埔寨、菲律賓、沙特阿拉伯,2個大洋洲國分別是澳大利亞、新西蘭,而讓人最為吃驚的是當時歐洲國家除了馬耳他以外全票贊成。 非洲國家的反對票最多,有15張,分別是中非、扎伊爾(剛果民主共和國)、萊索托、加蓬、利比里亞、馬爾加什(馬達加斯加)、南非、馬拉維、斯威士蘭、岡比亞、達荷美(貝寧)、尼日爾、乍得、上沃爾特(布基納法索)、象牙海岸(科特迪瓦)。 而美洲僅次于非洲,有13國投反對票,分別是美國、巴西、玻利維亞、烏拉圭、巴拉圭、委內瑞拉、多米尼加、海地、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危地馬拉。 雖然中國是被非洲兄弟抬進聯合國的說法雖然有所偏頗,但也事出有因,因為非洲國家數量比較多,投票支持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有26票,占了贊成票的1/3,而且在聯合國通過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決議后,坦桑尼亞的駐聯合國代表帶頭離開座位跳起了非洲舞,這一幕給中國人民的印象非常深刻。所以,后來才有了中國是非洲兄弟抬進聯合國的認識。 ?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是干什么的?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是聯合國的6大主要機構之一。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及原則,安理會負有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責任,是唯一有權采取行動的聯合國機構。非常任理事國由聯合國大會選舉產生,最初為6個,1965年開始增加到10個,席位按地區分配,即亞洲2個、非洲3個、拉美2個、東歐1個、西歐及其他國家2個。 非常任理事國由聯合國大會選舉產生,任期2年,經選舉每年更換5個,不能連選連任。根據地域分配原則,每次新選出的5個成員國中應包括來自亞洲和非洲的3個國家、一個東歐國家和一個拉美或加勒比地區國家。 2022年 ,印度、墨西哥、愛爾蘭、挪威、肯尼亞、阿爾巴尼亞、巴西、加納、加蓬、阿聯酋為非常任理事國。 5個常任理事國是中國、法國、俄羅斯(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后席位由俄羅斯聯邦接替)、英國、美國。每個理事國都有1個投票權,程序問題要至少9票才能通過。常任理事國對實質問題都擁有否決權,只要有1票反對就不能通過。非常任理事國無否決權。 好的,就聊到這里,歡迎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