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越南,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是窮、落后。雖然這個鄰國和我們當年都是拜同樣的大哥,雖然都經過長時間的改革開放,但改革成效卻相去很遠。就拿民航領域的通用航空舉例,國內空中觀光飛行早已不是新鮮事,在越南卻是新生事物,改革開放的新標志。 在下龍灣團州島上很像樣的首航儀式,軍政外方都到場。 下龍灣被稱為“海上桂林”,算是上帝對越南的恩賜,也是全世界游客越南游必打卡的目的地,5月10日,越南第一架民用直升機貝爾505Jet Ranger X在這里起飛,首開空中觀光之旅。 兩架等待起飛的直升機,團州島是下龍灣的著名景點,每天上百輛的旅游大巴,帶來豐富的空中游客源,首航當天就有不少購票飛行的游客。 直升機的運營商是越南北方直升機公司,其母公司是1989年越南政府和國防部成立的越南直升機公司,真不容易,成立20年后才有自己的觀光直升機。 看著不大的機艙,做坐去的感覺不憋屈,后排坐3個人,肩膀不會打架。 為什么會選擇貝爾直升機,在首飛現場,我們也問了幾個人,大致的回答是,美越關系處于伙伴關系框架內,別說買直升機選美國品牌,就連越竹航空的大單都下給了波音;還有就是貝爾直升機的口碑給越南留下深刻印象,美越戰爭時期,7000架結構皮實、性能強悍的貝爾UH-1直升機一戰成名,后來美軍撤離留給南越的武器中就有大批UH-1直升機。 不少人質疑飛機涂裝時的色卡不正,但這個顏色的確是越南社會主義涂裝,連國旗的顏色都偏桃紅色了,涂裝就是戰斗力是這么詮釋的嗎。 貝爾505最大飛行速度可達232千米/時,有效載荷可達680千克。全部面向前方的座椅設計和寬大的客艙舷窗,為所有乘客都能提供不錯的觀景視野,寬大的艙門為乘客提供了輕松的登機體驗,貨物也更加易于裝載。 由于是越南第一架觀光直升機,飛行管制按大航班來保障,我們上飛機等了半天,又下來了,是流控管制,航路上有民航客機,雖然直升機飛行高度很低,但必須服從。等了20分鐘才再次開車起飛。 貝爾505采用佳明G1000一體化航電,操控簡便,機艙前排是兩位駕駛員,后排可坐三位乘客,由于取消了機艙中間的隔板,乘坐空間加大;越南氣候炎熱,貝爾505的空調很給力。 下龍灣的風景 下龍市在沒有開發出旅游資源之前,這里的特產是煤炭,在市里有一座煤炭博物館,后來覺得煤炭這種一錘子買賣不如搞旅游,就把“上帝的恩賜”的島嶼搞成了旅游開發,在后文的暴走下龍灣時,會介當地的風土人情。 下龍灣的一個登島觀光點。 在下龍灣市轄的1500平方公里海面上,山島林立,星羅棋布,姿態萬千,據說共有3000多座,僅命名的山、島就有1000多座。有的一山獨立,一柱擎天,有的兩山相靠,一水中分;有的峰巒重疊,崢嶸奇特,堪稱奇觀。 飛行高度540英尺,速度93節,能夠很從容看完島嶼,完全沒有收錢快飛的感覺。有很多游客選擇更遠的飛行距離,從下龍市上空飛過,可以看白齋大橋、摩天輪、索道。 下龍灣的地質屬喀斯特地質地貌,科學界認為下龍灣在多次海退,山造,海進,沉沒的古地理各環境中,最少經過5億年形成。因其景色酷似桂林山水,因此亦被稱為“海上桂林”,201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之一。 兩架直升機空中飛行,如果跟飛行員聊得投緣,甚至可以超低空貼島飛行。 據考證,這里是原來歐亞大陸的一部分,后沉入海中形成了這種自然奇觀。下龍灣是越南游必打卡之地,著名的007系列電影之《明日帝國》就曾到此取景。 返回起降點的飛機,據公司介紹飛機的基地在河內的嘉林軍用機場,每天這兩架飛機會調機往返。 稱為“海上桂林”的下龍灣,是上帝對越南的恩賜,也是對全人類的禮物,下龍灣空中觀光飛行分為3個票價,12分鐘一圈飛行,每人125美元;25分鐘飛行,每人250美元;40分鐘飛行,每人395美元。 我們的體驗飛行時間大約10分鐘,飛行平穩,兩位很耐撕的飛行員,手藝很好,給我們飛了好幾個著名的山島。 分割線 下龍市 下龍灣市郊夜景,日本援建的白齋大橋,過了橋就是市區,山頂公園的日光摩天輪,以及跨海灣的索道。 下龍市的小魚碼頭 下龍市是越南廣寧省的省會,舊稱鴻基市,也成為越南“煤都”,而廣寧省中越邊境省,從廣西的東興市口岸,開車到下龍灣只要3.5小時,而且中越自駕游的越來越多,主要是當地物價較國內便宜,自然風景保持的很好。 一條國道穿過下龍市,往前,一直往前就是中國廣西東興市。 除了自駕游,游輪也是當地重要客源之一,從海口、三亞開過來的游輪,每月都能貢獻相當的GDP,當地人的英語水平在提升,這次遇到兩位出租車司機,年輕一點的會講英文,基本溝通算OK的;年長一些的會用手機谷歌翻譯。這讓我想起來,國內80年代末,北京的哥培訓英語,雅寶路的倒爺一口流利的俄語,八達嶺的商販能用英語講長城的歷史。 河內郊區的本田工廠 我們一行從河內機場觸發,前往東邊170多公里外的下龍灣,開車過去2個半小時,越南的高速公路限速100公里,途中經過海防市,沿途景致大多是水田,工業生產的跡象不明顯,傳說代工耐克、阿迪的工廠沒見到,到時再在河內降落時,看到最大的廠房就是本田工廠。 在當地的摩托車是出行的必備 唯一見到的高級摩托也是本田的,在越南沒有見到電動車,可能是加油比充電更方便吧。 在路上,摩托車是當地人主要的交通工具,騎車人帶著頭盔、帶著口罩、帶著孩子、帶著等等,摩托車的外形很像當年的重慶嘉陵。越南過去的摩托車基本都是中國產的,但現在越來越多的是日本產的,雖然價格貴,但質量比中國產的好了許多,好點的摩托車上寫著“HONDA”,更多的是看不到品牌,趴賽更是鳳毛麟角。 廣寧省會展中心是大型展會的舉辦地 越南的出租車,基本都是韓國車居多,其次是日本車,在河內機場最多的是TOYOTA,在下龍灣現代和起亞KIA居多,兩次在下龍灣打車遇到的都是KIA,來回差不多都是6公里多的路程,去程62000越南盾,回來時60000盾,差不多人民幣20塊錢吧,跟北京的出租相當,在當地算貴的,畢竟當地人出門,摩的是首選。 下龍市是越南的“煤都”,這個廣寧博物館就是陳列廣寧省形成、發展歷史和煤礦區工人階級和人民革命斗爭傳統歷史的愛國教育基地,整個博物館外表是煤黑煤黑的。 煤礦工人的雕像,他們問越南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下龍煤田埋藏很淺,開采十分便利,煤礦多為露天礦。這里出產的煤高硫高灰低熱值,但價格低廉而享譽中國各小型火電廠,少量高熱低灰低硫產品出口歐洲國家。 下龍灣最豪華的商場,以前顧客多為外國人,現在越南本地人越來越多,跟國內的大商場一模一樣,有李寧、華為專賣店,有超市、有影院、餐廳。 路邊的菜市場,基本生活的飲食需求這里都有了,魚是論斤切著賣,牛蛙現殺,一棒子下去,你要躲不開,準濺一腿。 路邊的雞價格不貴,30多塊人民幣。一般來說,菜市場能代表當地最傳統的文化,本來想買點土特產的,無奈是在是沒有,就連傳統的越南草帽都做工不好。 下龍市的街景也挺有意思,到處都是理發的,老人、年輕人、孩子坐下就理發;街頭下象棋的老人很多,路邊茶攤的青年不少在玩手機,攬客的摩的頻頻揮手,路邊小店的名牌A貨質量不錯,價格便宜,要不是走得滿身大汗,就試試了。 沿街海邊的山島都架設了燈光,晚上看一定很漂亮。 一架觀光的貝爾直升機飛過下龍市上空。目測是25分鐘的飛行套餐。 路邊的小漁碼頭,錯過了早上收魚的場景,下午很多白編織袋裝的冰塊,通過這里運到附近海里的各個船上,周圍的垃圾桶里堆滿了海貨垃圾,陽光下味道濃郁。 下龍市的唯一環島。 越南對中國開放落地簽,這次我們就是在河內機場辦的,手續簡單,在入境大廳填張入境表,把護照和2張2寸白底照片交進去,一會叫到你就能取簽證了,交25美元。越南不承認新版護照上印有南海九段線,故只簽證紙,老版護照是貼紙簽證。 閱讀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