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張理晶 通訊員 曾建 黃璜 7月22日,“2022全國青少年模擬飛行錦標賽”將在武漢市漢陽張之洞體育公園乒羽館拉開大幕。據悉,這一賽事為模擬飛行領域全國最高水平賽事,決賽獲獎選手也有望進入專業領域,成為民航和軍航飛行員,對我國航空人才的保障培養、航空行業垂直領域的深化探索等具有重要意義,漢陽“體育強區”建設由此再上一個新臺階。 吸引1000余名青少年報名參賽 據了解,本次大賽由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湖北省體育局共同主辦,吸引了1000多名選手報名,遍及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在海選過程中,選手們圍繞模擬飛行主題,開展了知識、技能、文化3大類賽道、共13個競賽項目的激烈角逐,并歷經了穿越氣柱競速,固定翼飛機爬升、降落、轉彎,海上陸地的挑戰賽訓練,航空常識和飛行技術專業知識學習等多個項目培訓。 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模擬飛行是國家體育總局2005年正式立項開展的體育項目之一,全國青少年模擬飛行錦標賽起步于2007年,至今已成功舉辦13屆。它以對真實飛行的興趣為引領,融會貫通物理、工程機械、英語、軍事、計算機、虛擬現實等多學科知識內容,帶動了廣大青少年和學校、家庭去實現飛行夢想。 本屆全國青少年模擬飛行錦標賽得到了教育部、中國民用航空局、空軍招飛局、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的專業指導與技術支持,并積極探索成為飛行人才早期培養和選拔的重要途徑,歷屆比賽獲獎選手中已有多人進入專業領域,成為民航和軍航的飛行員。 專家表示,我國航空領域仍面臨人才緊缺的嚴峻挑戰,航空人才的數量、素質和情懷,關乎民航強國建設的根本。模擬飛行可帶動學校、青少年、家庭去實現飛行情境體驗、仿真訓練、文化研學、真飛取照等多要素全鏈條資源整合,持續舉辦模擬飛行錦標賽是落實航空人才培養的現實路徑。 開創體教融合“漢陽模式” 本次賽事在武漢市漢陽區舉行,近年來,漢陽區持續加強體育強區建設,特別是在體教融合上因地制宜走出了自己的新路,涌現了王霜、艾衍含、余宗達等一批從漢陽本土走出的世界級優秀運動員,建成了湖北省體教融合示范城區。 據工作人員介紹,本次大賽在體制共融方面,建立多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體教融合”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將體教融合試點建設工作納入全區重要發展規劃,在全區范圍內宣傳推廣,提高全區各部門、各行業認識,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資源共享方面,在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的通力合作下,區級的青少年賽事遍布學校場館、社會場館、區級場館等各類場館,同時,以張之洞體育公園為代表的多家智慧體育公園也定期組織各類校園服務活動,為體教融合提供了更加優質的保障。 賽事共辦方面,漢陽區體教兩部門共同主辦青少年競技體育系列賽事,平均每年舉辦28項次左右,參與人數達5000人以上。聯合建立了青少年學生體育賽事體系模式,按校班級賽、學區級賽、區級賽三級逐級組織開展,推進專業競賽體系和學校競賽體系有機融合。 體校共建方面,漢陽區已逐步形成以區級體校為龍頭,傳統項目學校、社會訓練點為基礎,各級中小學校運動隊為補充的全區域、網格化人才培養格局。建立省、市、區三級傳統項目學校39個,擁有全國校園足球特色校14所,省級校園足球特色校2所,市級校園足球特色校21所,市級游泳進校園試點校8所,市級網球進校園試點校5個。 此外,在體育場館共享共用、體育苗子共培共育、體育人才互通互用等資源共享上,也不斷發力,由專業師源執教、名校資源助力共同打造優秀體育人才,已成為新時期體教融合的“漢陽樣板”。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